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黄鹤楼》PPT优质教学课件,共24页。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思想感情。
晓常识
崔颢(约704~754)
汴州(开封)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盛唐诗人。
黄鹤楼历史沿革
随着历史的演变,黄鹤楼逐渐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而成为人们饮酒消遣,欣赏风景的好去处。在一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黄鹤楼可以说是饱经沧桑,受尽磨难。它先后十余次毁于战乱,或意外失火。先后十余次被毁,又十余次被重建。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是在公元1884年,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1年动工,1984年建成的。
知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作者登临黄鹤楼,遥望汴州感到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所以提笔写成了这首满怀乡愁的诗作。
识文本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重点探究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天气晴好,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2.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首联、颔联表达的是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
(2)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
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1)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友人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2)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5.概括诗歌的主旨。
诗人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
课堂总结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发生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 … …
关键词:黄鹤楼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