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PPT免费课件下载,共33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生平经历与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积累其中重要的文言字词与文化常识。
2.反复诵读,掌握三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内涵,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
3.理解“诗歌合为事而作”,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吏三别” :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
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目前这场平叛战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作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课堂小结
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
读杜甫,要读到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理解,再一次齐读课文。
……
关键词:石壕吏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