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第一PPT
《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金币0
限时特惠
金币19.9
素材版本PowerPoint2003及以上版本(.ppt)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1483 KB
显示比例普屏4:3
附件类型.rar
免费资源
已售 95

图片[1]-《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第一PPT图片[2]-《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第一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共48页。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厘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走近作者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孟子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保民而王”。

艺术特色

1.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2.巧设比喻,说理生动。

3.句式整齐,气势充沛。

… … …

关键词: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免费下载,.PPT格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