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第一PPT
《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金币0
限时特惠
金币19.9
素材版本PowerPoint2003及以上版本(.ppt)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1847 KB
显示比例普屏4:3
附件类型.rar
免费资源
已售 100

图片[1]-《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第一PPT图片[2]-《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第一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教学课件,共24页。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代表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初步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合作探究

速读课文,把全文划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解释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 … …

关键词: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免费下载,.PPT格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