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卖火柴的小女孩》PPT下载(第2课时)-第一PPT](/images/2025/0326/2_231211154040_1.jpg)
![图片[2]-《卖火柴的小女孩》PPT下载(第2课时)-第一PPT](/images/2025/0326/2_231211154040_2.jp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PPT下载(第2课时),共31页。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画出相关句子。
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表格的前三列吧!
第一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小女孩极度渴望温暖,所以眼前出现了温暖的大火炉。通过对幻觉的描写反衬出现实之中的小女孩是多么寒冷。
第二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小女孩实在太饿了,她渴望得到食物,尤其是在大年夜,她更渴望得到美味的食物,所以她在幻象中看到了烤鹅。
第三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这时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小女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在圣诞树下过一个温暖的夜晚,感受节日的幸福。
第四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在温暖、食物和快乐的愿望后,小女孩更渴望得到家人的疼爱,因此出现了慈爱奶奶的幻象。
第五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表达了小女孩渴望生活在光明和快乐中的美好愿望。
小女孩从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她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一次,小女孩“终于抽出”是犹豫了好久才抽出一根的;最后一次,是“赶紧擦着”很迫切,毫不犹豫。
小女孩擦燃火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眼前的幻象一次次破灭,希望一次次落空。而第四次的幻想中出现了最疼小女孩的奶奶,小女孩急于抓住一份希望,所以最后就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写作特点,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时能够运用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学以致用。
主题概括
课文主要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一年的最后一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
… … …
关键词:卖火柴的小女孩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