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PPT课件(第1课时),共19页。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写景顺序,品味和把握文章语言特色及其作用。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加强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作者介绍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作家、编审。1976年山东省临沂师专中文系毕业后进藏,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及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很多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作为编剧,跟随《万里藏北》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东,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课文中多次提到的“大部队”,指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摄制人员。
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
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到各拉丹冬游览的见闻感受。
请为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介绍当地的概况,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
第二部分(4-6段)介绍冰塔林的景色和“我”摔跤的遭遇。
第三部分(7—13段)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
第四部分(14、15段)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
课堂小结
这篇游记,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记录下了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我们在领略壮美景色的同时,也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巨大威力,体会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关键词: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