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第一PPT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金币0
限时特惠
金币19.9
素材版本PowerPoint2007及以上版本(.pptx)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312 KB
显示比例宽屏16:9
附件类型.rar
免费资源
已售 67

图片[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第一PPT图片[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第一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精品教学课件,共19页。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背景资料

作者在公元1203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第二年的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整体感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精读细研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无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说一说: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讽刺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怯懦苟安,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战未休”含义深刻,实写史事,却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

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功绩。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政权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写作特色

借古讽今。

词人注意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结构新颖。

词作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意境高远,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 … …

关键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